公專會探討公共行政法制改革
發佈時間:03/01/2017

資料來源:市民日報2017/01/03


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日前假帝濠酒店帝濠軒舉辦「公共行政改革—公職法律制度修改」研討會,由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副教授陳卓華及澳門科技大學客席助理教授、行政公職局及澳門大學持續教育中心培訓導師蕭書香博士主講,分別就「第三方評價部門績效」及「公共行政公職法律制度的修改」進行探討。


中聯辦社工部處長任鐵健及公專會法律顧問石立炘大律師,連同上述兩位講者和該會的理事長陶永強及副理事長李文生主持了研討會的剪綵儀式。該研討會得到澳門基金會的贊助。陶永強致開幕辭,他表示澳門特區成立後,社會和經濟都有急促的發展,但同時亦面對不少的困難和挑戰。政府的原有運作模式和制度已難適應有關變化,而透過改革,希望能使整個團隊在施政工作上變得有為而高效,從而有效地回應社會的各種訴求。陶永強希望參與研討會人士能藉與專家和學者的交流,對公職法律制度的修改及績效評估等議題,能夠得到一些新的思考和啟發。


陳卓華和與會者分享了他關於亞洲及西方先進國家近年如何提升公共部門的績效、改善政府內部的管理效率及增加使用資訊科技以提高其「回應性」及「問責性」等的研究心得和理論,同時指出了績效評估中所應遵循的指標和應注意的事項。透過陳卓華的演說,與會者對績效評估有了概括的認識,並期望有關工作能從實際出發,客觀及科學地改善政府運作的績效。


在另一環節中,蕭書香就政府近年對公職法律制度的修訂進行了詳細的解說,並分析當中的利弊。他還簡述了公職法的修改沿革,指出公職法律制度的前身源自「葡萄牙海外公務員章程」,在此基礎上,於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以及回歸後特區政府因應政治、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回應公職人員、市民訴求等多種因素下,進行了一系列公共行政改革及公職法律制度修改至今,當中對公職法的修改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制度化、平等、拉近各種任用人員的距離、完善中文文字的表述、加強公務人員的保障制度、完善在職培訓、公職管理制度、因應通脹提高薪酬及福利、以及如何提升公職人員工作效率和士氣等。參與是次研討會除公專會理事會成員及會員外,還有其他公務員社團的代表出席。


相關連結:http://www.shimindaily.net/v1/news/macau/%E5%85%AC%E5%B0%88%E6%9C%83%E6%8E%A2%E8%A8%8E%E5%85%AC%E5%85%B1%E8%A1%8C%E6%94%BF%E6%B3%95%E5%88%B6%E6%94%B9%E9%9D%A9/